这些香氛趋势,你了解吗?
近年来,香氛市场有点火,本土品牌接连推出新品,海外品牌相继进军中国,竞争力超乎想象。
比如,观夏就推出了包括新香门中月、颐和金桂、花兔陶瓷精油香薰蜡烛等在内的“金秋限定系列”礼盒;MONCLER推出品牌首个香氛系列,瓶身设有LED屏幕,能通过支持蓝牙的手机APP自定义显示的文字,可以说是一大创新。

另外,梵诗柯香、PRADA香水、CREED也进入了中国市场,除了在线上开设旗舰店,线下也开了多家品牌精品店。
综上可见,香氛市场潜力是巨大的,不然也不会涌现这么多“玩家”。那么,在此情形之下,品牌商们必须了解到哪些趋势呢?以下是360化妆品网小编总结出来的三点。

广告
第一,本土香氛品牌的机会更大。我们知道,以往提起香氛,很多人第一时间都会想到海外品牌,毕竟,在全球近4000亿元人民币的香氛市场中,国货占比仅为2.5%。需要注意的是,这并不是我们比不过别人,而是我们的香氛产业起步相对晚了。
因此,小编认为,就冲现在这种干劲,像气味图书馆、观夏、RE调香室、冰希黎这样的本土品牌,终将会闯出一席之地。因为比起洗护、彩妆、护肤,香氛还不算太大众,所以,对于品牌商而言还是有很大的发挥空间。
第二,若想脱颖而出,还得靠品类细分化。随着应用场景愈发多元化,香氛品类越来越丰富,除了常规的香水、香氛蜡烛、无火香薰、精油、香膏,还出现了扩香石、香氛片、香砖、香氛贴、香氛扣、香氛手环等新品类。
这些品类各有各的新奇之处,以香氛贴为例,去年LVMH旗下品牌Officine Universelle Buly 1802推出了一款,香调为尤加利叶、薄荷和柠檬,据说是口罩专属使用。当中有的还体现出科技感,比如,美妆品牌茶灵的香氛扣就具备可替换硅藻土内芯;某品牌香氛扣中的扩香石可以清洗后再次使用。
数据显示,尽管香水仍然是占比最高,但其他品类的增速却远远超过香水。可见,品类细分还是有好处的,起码能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。
第三,高端化是明智选择,比平替、国潮、小众路线好走。据了解,当前的香氛市场呈现出高端化趋势,客单多在500-800元之间,更多是面对35岁左右的消费者。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,谁都不希望“撞香”,对于经济基础较好的人来说,显得独特高级更是一种追求。
加之独处群体越来越壮大,“孤独经济”带来了新的消费场景和情绪,很多女性会在下班之后,点上香薰蜡烛,悠闲地听几首古典音乐。而香氛恰好能满足这种意境,Euromonitor预测,2025年中国香氛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3亿元,2021—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1.78%。另据前瞻网预测,2026年中国香氛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亿美元。
说到底,香氛最本质的还是气味本身,品牌商切忌过度打造故事,情怀过多也不是好事!